严查!这样发工资=偷税!
时间:2024-06-18
浏览: 1006
金税四期是在金三系统之上全面管控,银行、工商、税务、公安、统计等部门纳入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,实施信息共享、加强对企业资金监管。
有迹象表明,其对个人所得税的重视程度提高!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都应注意!
一、金税四期对个税重视程度大幅度提升!
国家税务总局此前公布多起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案例。可见,对个税汇算清缴的力度不断加大。种种迹象表明,在今后税务稽查中,对个人的检查将是重中之重:
1.一人一税号
企业都是一个税号,终身不变,而个人也一样,有一个终身不变的“税号”,即自然人的身份证号。以后,自然人的收入、社保等信息,税务机关将一目了然。
2.“非税”业务全面监控
金税四期大系统将依靠第三方力量——金融管理、国土、住建、公安、民政、社会保障、交通运输、工商管理等部门的支持来查税。
3.“双高”人群重点关注
2022年9月,海南省税务局联合市场监督局,首次开展对“双高”人群的抽查工作。
4.现金交易会发生巨大变化
“数字人民币”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,为的就是在交易流程“留痕”。此前,已经有省份开始以“数字人民币”发放工资!
二、警惕以下发工资方式
1、通过个人账户发工资,违法!
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,逃避责任,不通过企业公账发放工资,而是通过公司法定代表人、股东、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发放工资。
这种做法给劳动者维权带来了极大困难,因为劳动者很难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,也很难追讨工资和福利等权益。
这种做法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不法行为。比如,偷税漏税、虚假报账等。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,不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,而是通过个人账户发放工资,以此来逃避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。这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也给国家税收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。
2、多发工资不交社保,违法!
求职过程中,有一些人发现缴纳社保后,每月到手的钱会少。有的用人单位会以此为由,说服劳动者不缴社保、多发工资,而有的劳动者也愿意到手的钱多一些。
比如,月薪10000元,如果按照10000元基数交社保,每年需要缴纳12600元社保;如果只按照8000元基数缴纳社保,每年缴纳社保10080元,少缴纳了2520元社保。
按照相关法律规定,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或不按规定缴纳社保都是违法行为,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如果单位不给交社保,员工有权要求企业按照100%基数进行补缴。
而且,在工作期间,如果员工发生工伤或其他意外情况,原本应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则需要由公司来承担。这意味着公司需要额外支付医疗费用、赔偿金等,这可能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和财务风险。因此,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计划,以应对这种情况的发生,并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。
3、用人单位任性扣工资,违法!
某些用人单位为了防止员工跳槽可能会采取一种策略,即扣下员工的一部分工资,然后在年底一次性发放。然而,这种做法是否合法,需要根据劳动合同的具体约定来判断。
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这种工资扣留的方式,那么这种行为可以被视为拖欠工资。此情况下,员工完全有权通过劳动部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,要求用人单位全额发放被扣留的工资。
此外,还注意到一些企业存在一些非常任性的规定。比如,上班迟到一次就扣除全天工资,或者请一天假就扣除三天工资。这些规定显然不合理,也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。
三、员工填报信息要准确!
【人员信息采集】是个税申报的重要环节。不真实、不完整、不准确的员工信息,将引发后果严重的涉税风险。这方面的风险点主要有8项,梳理总结如下:
1.虚列人员
扣缴义务人存在虚列人数(虚列名册、假发工资现象)。同时,个税申报的人员数跟缴纳社保的人员数差距较大,以分解高工资来少缴个税。
2.隐藏人数
为了达到某些税收优惠的标准,享受税收优惠,如为了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,将人数控制在200人以内。
3.入职、离职时间填报错误,导致个税申报异常
4.员工电话号码填写错误
目前,部分单位申报表中个人电话号码为11111111111或者电话号码与本人真实电话号码不一致的现象比较严重。
5.任职受雇类型填写错误
证券保险行业的劳务关系要特别注意,关系到基本扣除等项目的连续性。
一般的雇佣关系就选择雇员,一般性劳务选择其他。
6.退休人员等特殊人群个税处理情况
退休金不属于劳务所得,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;
但退休金以外的收入,需要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;
退休后返聘所得的劳务收入,每年超过6万元的,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。
7.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写有误
建议单位安排员工自行下载APP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,这样,单位的风险较小,也有利于以后纳税人的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。要注意的是,本人任职单位一定要填报准确,否则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不能推送到正确的任职单位。
8.个税申报工资与企税税前扣除工资差异较大
尤其是个税系统申报工资小于企税税前扣除工资总额的情况,如果差异较大, 要么少缴纳个税,要么少缴企业所得税,一定要做好自查!
以上仅供参考。
提示
确定